傳統意義上講”日本三景”這個稱呼已經延續了幾百年,早在德川幕府建立之時就得以推廣,”松島”,”天橋立”,” 嚴島”這三個地點的地位一直都未被撼動過。不過從圖片和其他人現身說法來看,前兩者和美國及大陸這種大山大水聞名的地方相比,似乎就有些一般,而“嚴島神社”就讓我有著說不清的好感和嚮往,所以這是我一直以來日本最想去的地方,或許是它著名的水中鳥居實在是意境太過出色的緣故。
拜訪時間:2014年1月,圖片更新於2023年
-
-
厳島又稱宮島,從廣島乘坐 JR 列車或者是更慢一些的市營電車都可以輕鬆到達,一路上的 JR 站生怕前來旅遊的遊客下錯站,因此在“宮島口站”之前的兩三站就開始設置“到宮島口站還有一站”這樣的牌子。下車後走不了多遠就會來到宮島輪渡站,這裏有兩家公司的船可以選擇,買 JR Pass 的當然就選擇了JR輪渡,直接免費。乘船到達宮島大概也就十五分鐘的時間,過不了多久就會看到水中的厳島神社以及巨大的水中鳥居。JR 公司十分瞭解遊客來此到底想看些什麼,於是船會兜個圈子從神社前橫向開過,一般來說這是普通遊客從這個角度觀看鳥居最好的機會,如果趕上天氣晴朗景色應該會很不錯。
-
到達宮島之後,在碼頭可以看到潮汐情報,這是為了方便遊客趕上落潮和滿朝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厳島神社大鳥居。順著右手邊的路走上一會兒,轉過一個彎就可以清晰的看到這日本最著名的鳥居了。厳島神社的大鳥居矗立在瀨戶內海上,因為這片海域風浪不是很大所以能夠保存很長的時間,也是因為海面出奇的平靜,營造出一種平和安寧的氛圍,格外的符合日本人所追求的意境。
-
大鳥居高達 16 米,作為神社真正的“大門”確實是整個建築群之中最壯觀的部分,它的水上部分由 400 年以上樹齡的天然樟木為建築材料,而水下部分則是珍貴的楠木,對於海水的侵蝕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讓人稱奇的是,大鳥居的底座並沒有固定在海床上,而僅僅是“放置”在海裏。這座鳥居也並不像神社之中有些歷史悠久的部分那般擁有上前年的歷史,每隔一百年會重新更新為新的鳥居,以厳島神社在神道教之中的地位來看,屆時一定會是像伊勢神宮遷宮那般影響巨大,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鳥居是 19 世紀末的產物。在我看來,這座鳥居之所以感覺格外漂亮和它有些獨到的設計有關,之前見到的大部分鳥居都採用處理到橫平豎直的木料搭建,尤其是鳥居的主要支撐柱一般都是打磨光滑筆直的圓木並且刷上厚厚的紅色亮漆,整體看上去非常嚴謹規整。而這座水中鳥居的支撐柱就好像是把沒有打磨過的圓木直接拿來使用一般,坑窪凹凸富有細節變化,感覺就像是兩棵樹從海裏生長出來一般,給人格外自然的感覺。
-
在神社沿海而建的參道上,有許多鹿沿海漫步,宮島小鹿同奈良小鹿一樣被認為是神的使者而受人保護。不過我們都覺得比起性格乖戾沒事欺負人的奈良鹿來,宮島上的鹿感覺上更具有靈性,他們大部分時候呈現出與世無爭的姿態,只有很少數會主動向人們祈食,然而如果你想抱著它們拍照或者主動餵食,它們也會來者不拒大方應對。這些鹿群在島上完全沒有天敵,已經繁衍到上千頭之多,因此在各個地方(除了神社裏面)都可以找到這些文雅安靜的精靈,給宮島平添了更多的靈動氣息。
-
-
厳島神社主體建築和其他神社類似的是,雖然有許多人參拜,但對於遊客來說可看的東西不多,大部分看點還是圍繞著大鳥居展開的,不過就算是為了看看不同角度的大鳥居也應該買票進去轉轉。這座完全構建於海上的神社的建築方式十分耐人尋味,它的設計利用了漲潮退潮現象,使得漲潮時大鳥居與神社完全分離,整座神社就好像浮在水面一般,而退潮時大鳥居與神社之間的地面就會浮出水面,兩者又聯繫在了一起,由此想法就形成了今天人們看到的日本三景之一。
-
-
神社內最多的就是開闊空曠的回廊,它連接著各個大殿,總長度超過 300 米,回廊裏除了燈籠和祭獻人的牌子以外空無一物,走在木板上不時從腳下傳來吱扭吱扭的聲音。走在其中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如果能在這裏看到巫女神官漫步其中,那當真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平安時代。從回廊旁邊憑欄探看,下麵的水看起來也就是半米來深非常清澈乾淨,有趣的是水中有數量不菲的小河豚遊來遊去十分逗趣可愛,不知道是因為海灣溫度事宜,還是神道的靈力吸引這些傢伙聚集到這裏。
-
回廊會途徑一座顏色不盡相同的能舞臺,這是日本唯一一座建築在海裏的能劇表演場,並且是 16 世紀由毛利領主建造的古董。直到今天為止這座舞臺還會由能樂演出,尤其是兩個日本標誌性的茶道家族掌門人會在此向神明獻茶,是日本茶道的重要活動之一。
-
在神社的正中央由正殿延伸的平臺是另一處神社內的演出場所“平舞臺”,據說這座舞臺的設計實際上保護著正殿不會在風浪之中被海水侵襲,也因為它被當作擋箭牌的角色,所以被設計成十分簡易容易修改的樣式幾乎沒有什麼裝飾。站在平舞臺上望去,可以看到神社背後的小山上有座巨大的殿堂與一座同神社顏色一致的五層寶塔,這兩座建築嚴格意義上講也屬於厳島神社的範疇,其中褐色的“豐國神社”大殿是豐臣秀吉主持修建的。
-
這座大殿稱為“千疊閣”,“疊”就是日式的榻榻米,“千疊”的意思就是說這座大殿有近千塊榻榻米拼起來那麼大。這座殿的本意是作為弔唁在九州戰爭中捐軀的士兵而設的誦經堂,然而由於豐臣秀吉中途去世,使得這座建築並為完工,如今看到的這個樣子其實就是當初未完工的樣子,估計牆柱沒有被油漆成紅色也是這個原因。千疊閣未完工的房梁上掛滿了各種牌匾、木雕和畫作,其中還有很多超大個兒的飯勺。
-
一開始覺得這裏奉納飯勺這種東西十分奇怪,後來得知這個習俗源於過去一位高僧模仿印度教與佛教大神辯財天的琵琶製成這種勺子,由於宮島實在沒有什麼土特產滿足前來參拜的人,於是這種勺子就慢慢的成了島上的特產,同時也作為島上祈福奉納的載體,可以看作和繪馬是一回事。其實在來神社的路上,有間房子裏放置著一把聲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勺子,好像還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我們晚上往回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去瞻仰了一下。
-
厳島神社在白天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水裏,大部分下午到來的遊客都會等到日落西山之後再離開宮島,這都是為了能在退潮後近距離接觸一下這座美輪美奐的牌樓,同時也欣賞厳島神社最美麗的傍晚景色。我覺得退潮時間的預告並不是太準確,因為還沒到7點就已經明顯開始退潮了,首先是水中的一排石頭臺階從水裏露了出來由此可以穿過灘塗上水較深的區域。
-
水還沒有完全退去日落就先到了,天空中雖然沒有出現我想像的火燒雲,但即便是色調逐漸變得更冷這場景也依然讓人動容。同富士山一樣,這裏的景色帶給人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觸動,人類的文明與自然渾然交融在一起,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日本人在文藝、繪畫甚至音樂中追求的那種感覺,沉浸在典型的日式氛圍之中。個人認為這個地方最美麗的時刻就是這個剛開始日落的時候。
-
隨著天色逐漸暗下去,岸兩側的射燈開始把黃色的燈光照向鳥居,這讓本來就顏色十分溫暖的大鳥居在黑夜中依然保持著暖色調,從周圍冷峻的海水與遠山之中跳脫出來。灘塗上的海水逐漸退去,看似濕乎乎的地面實際上並不泥濘,走在上面也不用擔心弄濕鞋子,開始有更多的遊客從兩側的岸邊走到水邊,追逐著潮水退去的腳步逐漸接近大鳥居。這個時候從岸邊竄進來一群小鹿,其中還有兩只沒有蛻角的公鹿,它們頭對頭的頂來頂去,在我們面前展開角力。這個本來就極靈氣的場景下有了鹿的點綴,顯得更加空靈耐人尋味,我們當時幾乎為這個場景所迷倒了,竟一時忘記了拍照只是傻傻的站在那裏看著。當老公想起拍照的時候又突然間開始躊躇為什麼把閃光燈扔在廣島旅館裏了,沒有辦法只能發揮無底線的 DIY 本能,讓我當打光師手機閃光燈稍微打了點光在鹿的身上,不過照片還是很不理想,沒能完全反應出當時的意境,旅行之中玩攝影真的是遺憾隨行。
-
-
當海水退到大鳥居後身時天已經完全黑了,這時我們走到鳥居近前想驗證一下它沒有地基的說法,不過具體有還是沒有我也沒太看清楚,而是發現在人們可以夠得到的高度上有很多被塞到木頭縫裏的硬幣。據說這麼做可以帶來一年的好運,我倒是有些詫異這種做法居然不會被當成破壞文物。隨即我也注意到大鳥居附近的灘塗上密密麻麻全都是硬幣,雖說 500 日元的硬幣肯定很少,但是日積月累之下要是全都搜集起來沒准也能有上百萬日元呢,不過看起來沒有人做這麼不應景的事情,我也為我這麼閃現了一下的想法感到有些汗顏。
-
在日本也參觀了幾十座有規模的神社,厳島神社是唯一讓我們流連忘返的。思維大膽的古人早在 1400 多年以前就構思了這巧奪天工的寺廟,並且由後人一直延續這種思路直到現在。作為日本人公認的可以代表日本形象的景點,厳島神社也是最名至實歸讓人覺得最不虛此行的地方之一,透過這意境非凡的畫面,對日本人精神上的追求會有更加明晰的理解。
-
最後為了彌補老公沒拍好小鹿,於是我幫他畫了個鹿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