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鐵塔倒數完,人群開始散去,大部分人都往不遠處的增上寺方向走去,看來計算是日本年輕人這個次序也是日本跨年活動默認的節奏,大家竟然都是要前往增上寺跨年參拜和增上寺敲鐘!由此可見,「初詣」這個事不僅僅發生在神道教神社,在佛教寺廟里也同樣盛行。
拜訪時間:2013年12月31日
-
-
平日遊覽東京容易忽略增上寺,因為這個地區的六本木之丘以及東京塔都太過搶眼,不過請給這座東京最重要的佛寺留出一些時間,尤其在日本東京跨年之時。這座廟是德川家族在江戶的家廟,曾經為日本淨土宗的主要據點,受到德川將軍的極力推崇,直到後來日本推行神道教才逐漸喪失了之前不可一世的權威,但時至今日,它依然是東京最古老最重要的佛教寺廟。
-
我們被人群從增上寺的側門幾乎是推進院子里,眼前的欄桿里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工作人員正在把前一年信眾請走的各種護身符以及寺廟里過時的守護符扔進火里。這麼做的大概意思就是把頭一年里不好的運勢燒掉,新年重新來過,待燒的護符源源不斷的被送來堆在一旁,連續燒一晚上也不會停止。不過仔細想想,這個盛行於日本全國的焚燒活動實在是很不環保,看著那一堆堆一人來高的木頭護符被扔進火里,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原料是來自日本本土的。
-
夜晚的增上寺其實還是別有一番情調的,這得益於無處不在的東京塔,尤其是大殿與東京塔一老一新交相輝映的景致,比起單獨的東京塔來更能表現出東京的韻味。院子里的人潮幾乎是摩肩接踵,然而並不能從這裡直接進入大殿參拜,而是要從正門排隊,這麼一來就徹底打消了我們跟著湊湊熱鬧參拜一下的念頭,那隊要一直排到馬路上還要拐彎出去很多。
-
在寺廟的院子里有很多比參拜本身更有意思的事,比如自從元旦到來那時開始不斷傳來的鐘聲其實是由信眾在鐘閣里敲奏出來的,當然,要敲鐘首先先要排參拜的隊伍,然後獻上一些費用才能得到這個機會。而帶著大家敲鐘的是幾位穿著素淨和尚,有位戴眼鏡的和尚拿著電喇叭喊口號指揮人們敲鐘,旁邊甚至還有一位看起來德高望重的老僧,他們和市民一起為新年歡欣鼓舞。比起國內很多寺廟里對人們愛搭不理,流里流氣的和尚來,日本的僧人更容易和普通人交流,也更貼近世俗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被人們敲打的這座大鐘其實也是有著近400年歷史的文物,號稱為東日本最大的鐘,同時也是江戶時代的三大名鐘之一。
-
-
-
⚠️下回分享:
妻籠宿景點
-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幫忙「分享」「按讚」吧,這是給予我們寫作的最大鼓勵和支持喔!
請「追蹤」我的個人FACEBOOK~方便互動且不會漏掉我們分享的快樂遊記喔!
(↓點擊圖片即可前往喔↓)
文章版權僅 © 海獺行游工作室 及 Queenie,go! 所有。
-
-
-
更多的人集中在小吃攤雲集的夜市區域里,大半夜的跑出來溜達確實飢寒交迫,隨便吃點什麼熱騰騰的東西都十分有幸福感。在這個區域里有大批圍觀人群,擠進去發現是在打年糕,主力是一群身穿統一樣式大褂的中年男人,他們喊著口號轉著圈用木槌錘打缸里呼呼冒著熱氣的黏米團。年糕在日本人的傳統節慶食品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雖說現在已經幾乎都是工業化生產了,但是這種手工打制年糕的日本各地都很容易見到。除了平時食用的各種年糕之外,日本年糕更重要的用途是被做成「鏡餅」用以祭祀,在明治神宮的祭祀活動中,我就隱約看到神職端著大號兒的「鏡餅」送上祭壇,其實在日本各家各戶,以及所有的神社寺廟的供桌上,幾乎都能找到鏡餅的影子。在這裡現場打制的年糕,一部分也會被做成「鏡餅」用來祭祀,但也有一小部分由工作人員現場分發給觀眾食用。幾乎人群里的所有小孩子都能有幸分到一小塊熱騰騰的年糕(本人也有得到一塊哦!!!!),倒不是說這年糕有多麼好吃,新年能借此討個好彩頭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事兒。
-
從參道走出增上寺的大門口,當時已經半夜一點了,人群依然絡繹不絕的湧進門去,眼前的這座「三解脫門」是東京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建築(注意,是從沒被毀壞的最古老建築),也是東日本最大的寺門,當年由德川家康親自督造,歷經歷史變遷和戰爭洗禮,這座大門幸運的成為了增上寺唯一從江戶初期保留下來的建築。
-
站在這座大門面前看著湧動的人群,讓人不禁感慨在老齡化嚴重的日本,前來大半夜參拜的超過半數都是年輕人。可見日本人無論擁有如何複雜多變的現代文明,關於老祖宗的東西依然格外重視,無論是何種社會地位的在此時也會來到寺廟尋求精神上的充實,這種特性也就造就了日本人的團結精神,實在是很值得我們學習。
-
日本給我們的啓迪同時還有,這種民族的事情還是要相關單位做好引導工作。以增上寺為例子,不難發現寺院周圍沒有高層建築,這並不是巧合,而是因為政府和民眾擔心高層建築會讓寺院裡出現大片陽光陰影,從而影響佛教聖地帶給人的感受。因此這個地區的發展為了傳統而讓路,保留了所有歷史悠久的建築,也包括幾百年如一日照在增上寺院落里的和煦陽光。要知道比起高樓大廈來,古老而富有歷史意義的那些事物更能勾起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認同。